恐怖“密逃”让小学生欲罢不能,背后心理学真相是“良性自虐”
恐怖“密逃”让小学生欲罢不能,背后心理学真相是“良性自虐”
受访专家: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 闫春梅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欧阳云霜
“夜巡”“鬼铺”“神秘事件”“幽灵船”……当记者打开各购票平台搜索“密室逃脱”关键词时,跳出来的可怖、血腥、阴暗海报广告直冲眼球。成年人看到都会心里发毛的场景,却是现在许多未成年人喜爱的娱乐休闲方式。
(资料图)
密室逃脱,是近几年来年轻人十分热衷的线下合作、互动、益智冒险游戏,一般是朋友们三五成群进入密室内,通过推理、协作、完成通关任务,逃离密室。以往的主题多为解密类型,现在却是充满感官刺激的恐怖密室更受欢迎,在中小学生中颇为流行。尤其是暑假,许多学生结伴前往。娱乐玩耍、增进友谊的同时,部分孩子反映密室中的场景惊悚、阴森,“有被吓到”。很多父母则担忧:小孩子到底能不能玩这类游戏?被“吓到”的话是否会对身心造成负面影响?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闫春梅告诉“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成长是一个逐渐独立的过程,到了一定年龄会出现“冒险”的想法和行为,对神秘事物充满好奇心,想要去探险、找刺激,恐怖的密室逃脱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和心理成长。心理学中有个名词叫“良性自虐”,是指我们做了一些可能让身体“感到威胁”的事,却非常享受。这是因为大脑知道那些威胁并不真的存在,正在经历的事也并不真的危险,这种认知和身体反应差异会给人带来愉悦感和兴奋感。看恐怖片、坐过山车、被用力按摩等,都属于这类体验,本质上是寻求刺激。孩子们享受这种兴奋感,通过合力解决问题还带来归属感、成就感,都让他们对这类团体冒险活动乐此不疲。
另一方面,正值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建立伙伴的“同一性”,即喜欢和同龄人待在一起,更愿意与同学朋友扎堆做一样的事,来表达“我们很要好”“我想亲近你们”的想法,这也是他们认识自我、认识他人、互相学习、弥补不足的必经过程。在胆大朋友的“带领”下,想与小伙伴一起玩的心态会促使更多孩子参与到密室逃脱活动中来。
至于孩子是否适合玩这类游戏,闫春梅认为,总的来说,参加有挑战性的益智类群体活动,能提升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语言能力、协作能力等,家长不妨适当放手,过度保护反而不利孩子成长。为照顾各类玩家,商家一般将恐怖类密室分为微恐、中恐、重恐,孩子们可根据自身接受程度和商家的指引选择。如果大部分孩子都敢玩,那么其恐怖程度对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应该是适合的。
不同教育方式下,每个孩子的抗压力、适应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可能不同,这种差异也表现在游戏中。同样的恐怖密室逃脱,有些孩子能乐享其中,有些孩子就可能承受不起。家长可以先评估一下孩子面对恐惧的抗压能力和应变情况。如果孩子本身胆子比较大、心理抗压能力强,自不用多管;有点害怕又跃跃欲试的孩子,家长可告知游戏的恐怖程度,由孩子自己决定是否参加,也可以提前在家做模拟游戏,减少恐惧感;跟同龄人相比胆子特别小的孩子,父母可能要做好引导,避免其经受过大的恐怖刺激,同时应在家庭教育中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胆量,如鼓励他们社交、表达、演讲、比赛等,提升独自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勇敢坚强的品质。
游戏过程中确实有些孩子会受到惊吓,多表现为回家后不想吃饭、睡不好觉、半夜噩梦惊醒、上课学不进去、常常回想起恐怖场景等,父母可以留意一下。闫春梅说,这些刺激多是一过性的,影响比较小,一般一周内就可缓解;若孩子的症状持续了两周或更久,则有可能发展成恐惧症,需要及时进行心理检查和干预,避免发展成更严重的情绪问题。
在“不想爸妈管”的年纪,孩子们喜欢和伙伴们一起探索,在互帮互助甚至有些惊险的情境下建立友谊,父母应多给予支持。当然,玩恐怖密室逃脱不是唯一的方式,商家还有益智类、轻松向的密室逃脱可供选择。“另外,参加夏令营、一起逛街看电影、同去游乐园、加入各类集训营等都是不错的方式,都有益孩子探索世界、结交朋友、放松解压,可多多尝试。”闫春梅最后建议。▲
责编:潘子虎
主编:丁文君